产痛恐惧是选择剖腹产的重要因素
中国近半分娩通过剖腹产完成,剖腹产率为世界第一。这个数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剖腹产率已经成为考量一个国家产科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的剖腹产率之高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副主任于松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准妈妈们如果符合顺产条件,最好选择自然分娩,“剖腹产应是最后的选择”。
据于松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至20%。目前,美英等国的剖腹产率均在警戒线以下,日本的剖腹产率也仅为15%,而我国剖腹产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快速上升。
从孕妇的角度来看,产痛恐惧是选择剖腹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料显示,95%的女性分娩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于松介绍,对于疼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恐惧。目前,产科已经有多种镇痛技术,除了使用麻药外,还有中医针麻,也就是利用穴位减轻疼痛;此外还有导乐分娩,也就是在产程中让有经验的家人或医护人员陪伴产妇,给予她们心理上的指导和体能上的呵护。
准妈妈们偏爱剖腹产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是选择良辰和急着上学。“有的产妇为了能让孩子有个所谓的富贵命,甚至求医生要精确到几点几分生孩子。”每年9月1日前也有很多准妈妈急着生孩子,为的就是让即将出世的宝宝赶“上学末班车”。
从医生角度分析,自然分娩的产程千变万化,随时可能出现危险,而剖腹产的过程一般就半个小时,医生怕麻烦也是剖腹产增多的一个因素。不过,对于因利益驱动导致医生愿意做剖腹产的猜测,于松则持否定态度,“其实医院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床位周转的速度。”
剖腹产率居高不下,目前已经开始显现弊端。专家介绍,剖腹产的孩子更易发生窒息、湿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对于产妇来说,剖腹产出血量大约为1000毫升,是自然分娩500毫升的两倍;此外,手术可能会造成脏器损伤,如肠管损伤、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等。远期来看,还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于松强调,生育本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产妇应该把自己看做正常人,而非病人,树立自己生育的意识。医院也应创新服务模式,减缓产妇分娩恐惧,增加医患互信。
据于松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至20%。目前,美英等国的剖腹产率均在警戒线以下,日本的剖腹产率也仅为15%,而我国剖腹产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快速上升。
从孕妇的角度来看,产痛恐惧是选择剖腹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料显示,95%的女性分娩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于松介绍,对于疼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恐惧。目前,产科已经有多种镇痛技术,除了使用麻药外,还有中医针麻,也就是利用穴位减轻疼痛;此外还有导乐分娩,也就是在产程中让有经验的家人或医护人员陪伴产妇,给予她们心理上的指导和体能上的呵护。
准妈妈们偏爱剖腹产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是选择良辰和急着上学。“有的产妇为了能让孩子有个所谓的富贵命,甚至求医生要精确到几点几分生孩子。”每年9月1日前也有很多准妈妈急着生孩子,为的就是让即将出世的宝宝赶“上学末班车”。
从医生角度分析,自然分娩的产程千变万化,随时可能出现危险,而剖腹产的过程一般就半个小时,医生怕麻烦也是剖腹产增多的一个因素。不过,对于因利益驱动导致医生愿意做剖腹产的猜测,于松则持否定态度,“其实医院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床位周转的速度。”
剖腹产率居高不下,目前已经开始显现弊端。专家介绍,剖腹产的孩子更易发生窒息、湿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对于产妇来说,剖腹产出血量大约为1000毫升,是自然分娩500毫升的两倍;此外,手术可能会造成脏器损伤,如肠管损伤、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等。远期来看,还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于松强调,生育本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产妇应该把自己看做正常人,而非病人,树立自己生育的意识。医院也应创新服务模式,减缓产妇分娩恐惧,增加医患互信。
相关文章
-
这5类孕妇,剖腹产的可能性更大我们都知道在现在的这个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好多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并不是他们的作业,肯定会导致自己到了
-
盘点那些剖腹产“后遗症”在以前,剖腹产一直是产妇在无法顺产的情况下才使用的生产方式,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很多能够顺产的产妇还是会选择剖腹产。
-
产后如何顺利排出第一次小便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大事,真是痛并快乐着。许多新妈妈生好小孩后碰到的一大问题就是产后第一次小便的问题。第一次的小便迟迟排不出
-
如何预防剖腹产后疤痕增生为了能给宝宝健康安全的营养供给,产妇妈妈一般会选择用母乳喂养。为了保证母乳的供应和质量,哺乳期不能随便滥用药物。但是剖腹
-
剖腹产一周饮食该如何安排很多孕育由于各种原因采用剖腹产,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剖腹产不是很大的手术。但毕竟是手术,饮食上还是有很多禁忌的。饮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