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产后应如何养“心”
孕育、分娩,产妇经历了一个由女人到母亲的转变,生理、心理及角色等的转变,易使产妇情绪波动而产生心理疾病。产后抑郁就是产后常见的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国外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8%~50%,其中重症抑郁的比例为8%~15%,而国内发生率大概在5.5%到17%左右。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导致婴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性格、行为障碍及家庭关系的不和睦。其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多表现为疲乏、易怒、焦虑、恐怖和抑郁,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有的产妇有思维障碍,迫害妄想、甚至出现伤婴或者自杀行为。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众多的研究认为,可能与内分泌激素的改变、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有关。
内分泌因素: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大脑活动。
遗传因素:遗传物质基础发生病理性改变,如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以及基因突变等均可发挥致病作用。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心理因素:孕期妇女的功能状态,在许多方面处于明显低水平,如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活力,以及由于身体健康问题而引起的功能受损,这些状态一直持续到产褥期,故对孕产期的各种刺激都可能引起心理异常,其中常见的心理应激有非计划妊娠,对妊娠分娩的恐惧、担心婴儿健康、婴儿性别、对母亲角色的不适应等均可造成心理压力,当心理冲突不能解决,可能导致产妇抑郁症的发生。
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丈夫的关心程度、家人对婴儿及产妇的满意度、产妇家庭的和睦程度、经济能力、婆媳关系的和谐程度、产妇自己的工作取向和孩子照管情况)的缺陷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另外,产妇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对其的关心、治疗、指导、随访等也是社会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
既然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的家庭和宝宝,产妇该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以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对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
产妇调节心理的方法一般在生完宝宝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个时候心情也是非常差,可能身体上面也是感觉特别的不舒服,所以就应该要培养自己的信心,然后
-
治疗产后抑郁症 充足睡眠很重要怀孕生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在女性生产之后,我们的身心都要面临巨大的考验,比如产后抑郁症就是常见的产后疾病,很多的
-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胃口不佳或是征兆产后抑郁症是常见的产后疾病,这种心理疾病的危害比其他常见的月子病的危害还要大,如果调理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出现轻生的念头,
-
产后女性服用哪些会导致乳汁不足日常有些处在产后女性,为之在给宝宝进行哺乳时,使其此时乳汁突然有不足现象发生,这给小儿及时得不到乳汁的供给,为其带来的身
-
产后如何恢复性生活呢在由二人世界突然变成三口之家,使之此时为了全面照顾宝宝的起居,使得新爸新妈为之都非常的疲惫和劳累,再加之产后女性极力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