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后 你会面对的四件事

分娩后 你会面对的四件事

分娩后,除了高兴就是欣喜,但是妇产科专家要提醒的是,在全家欣喜之余,要注意警惕下面四种可能出现在分后的“事情”,以及正确的应对。

出血

出现时间:分娩后2小时。

在分娩后2小时内最容易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是分娩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分娩后的新妈妈们可要多加注意自己的出血量了。

排尿

出现时间:产后4~8小时。

正常产妇在产后4~6小时内可自主排尿,如产后8小时仍不能自主排尿(无尿除外),则可诊断为尿潴留。它是指产妇产后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膀胱内的尿全部或部分不能排出,常发生在产后1~3天内,或剖宫产术后拔除导尿管1~3天内,初产妇多见,尤其是经阴道手术产(如产钳、胎头吸引等)及行会阴切开术者。

新妈妈在产后要多饮水,以增加尿量。有尿潴留者,首先应尽量设法自己排尿。在饮食上,多进食萝卜煨鲫鱼汤,有促进排尿的作用。或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下腹,并同时进行按摩。此外还可采用流水引尿法:在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哗哗的流水声或其他人的小便声均可刺激产妇产生尿意。

恶露

出现时间:分娩结束至产后1个月。

分娩时,胎儿、胎盘从子宫娩出,子宫内膜便会留下创面。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内膜的脱落和修复,产后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等的排泄物也随之从阴道流出,这就叫恶露。产后3天内恶露中血液量多,呈红色,称红色恶露;3~7天后,恶露中血量减少呈淡红色,叫浆液性恶露,持续1周;产后2周恶露中血量极少,白细胞增多,呈淡黄色或乳白色,称白色恶露,可持续数周之久。

泌乳

出现时间:分娩后2~7日。

产后2~7日是母体泌乳过程。此阶段喂哺不当,最易造成乳腺管阻塞、乳汁淤滞,故哺乳次数应频繁些,产妇下奶后一昼夜应哺乳8~12次。哺乳时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如果新生儿没能将乳汁吸空,产妇应将乳汁挤出,不要觉得浪费,这样有利于保持乳汁的分泌及排出通畅。

产妇应注意清洁乳头、热敷乳房,每天用热毛巾敷乳房3~4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乳汁分泌。

当乳腺管阻塞时,若处理及时,阻塞可在一两天内消除,并可以防止乳腺炎和乳房脓肿的发生。如果初期仅有乳房发胀而无疼痛,应采取频繁和有效的母乳喂养,继续让婴儿经常吸吮,如婴儿因某些原因不肯吸奶,则应将乳汁挤出。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乳房并按揉,促使乳汁畅流,然后用正确的挤奶手法将乳汁挤出,或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直至乳房变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