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讲故事

给宝宝讲故事

 我们都知道宝宝喜欢听故事就像喜欢吃糖一样,故事对宝宝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让宝宝沉浸于文字的世界中,在忘我的倾听中提高了宝宝正确使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对语言的理解力以及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同时能有效地促进宝宝语言智慧的发展。
 
 
 
讲故事的意义还很多,如一些好的故事,宝宝可以百听不厌,在反复讲述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宝宝的记忆力。

  *可以选择适合宝宝理解力的故事。如《拔萝卜》、《小红帽》、《三只小猪》等。还可以是一些和宝宝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故事;

  *给宝宝讲故事的时间不应该过长,一般对3岁的宝宝,要控制在10 分钟左右,对4岁的宝宝,要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应注意讲故事的技巧:

  讲故事的时候对故事情节要做口语化的改编,并讲述得详细一些,如果照着书本念,宝宝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如在讲《小乌龟》的故事时,故事开头是这样的:“救小兔子的乌龟可不是一个两个,可多了……”这样讲宝宝很难听得“入神”。如果父母多“啰嗦”几句,效果就不一样了,“宝宝见过乌龟吗?乌龟啊,可以在水里游,也能在地上爬,4个爪子,1条尾巴,长长的脖子,背上还背着个硬壳。今天讲的就是乌龟的故事。救小兔子的乌龟可不是一个两个,可多了……”这样稍微一改,宝宝不仅能听明白,而且又显得生动、形象。

  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绘声绘色。

  如“天黑了,特别的黑……”,不如改成:“天黑了。嚯,黑漆漆的,对面都看不见人……”“天热得厉害”,不如改成“天好热,热得人喘不过气来,热得玉米叶子都打卷儿了……”

  *讲完故事之后要注意让宝宝归纳总结,“故事讲谁?”“讲了什么?” 让宝宝对故事情节做短暂的复述,以此提高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记忆、分析、归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