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喂养 > 幼儿

小儿麻疹的四大治疗误区

小儿麻疹的四大治疗误区

麻疹是一种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很多人在治疗小儿麻疹会根据一些经验来进行治疗,殊不知这些经验病不一定正确,反而会让宝宝病情更加严重。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治疗小儿麻疹有哪些误区吧。

错误一:出疹要避光

儿科出疹性疾病很多,有猩红热、水痘、麻疹、风疹等。小妮患的是风疹,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的轻型病毒性急性传染病,3~5天就能痊愈。

有些出疹的孩子由于同时伴有结膜炎(风疹并不多见,麻疹患儿较多),因而出现畏光症状,即见光闭眼、流泪等。民间有出疹时见光多会影响患儿的视力甚至致盲的说法,因而认为小孩出疹时一定要避光。其实见不见光与疾病的发展并无关联,见光不会影响视力,更不会致盲。所以,出疹子要避光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即使是严重的麻疹,也没有必要避光。

相反,避光必定要密闭房间,这样会造成室内的空气流通不畅,增加患儿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错误二:出疹要吃抗生素

风疹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烧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吃流食或半流食,适当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对伴有咳嗽、咽痛、结膜充血的患儿,要对症治疗,但没必要服用抗生素。而且,风疹的并发症极少。风疹后数周,极少数患儿并发出血性肾小球肾炎,这也不是因没服抗生素所引起的,而是病毒感染所致。滥用抗生素反而影响*正常菌群的平衡性,有可能帮助其他细菌的生长。

严重的麻疹易并发肺炎,猩红热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致,因此只是有这类出疹性疾病的患儿才要服用抗生素。

错误三:疹子要捂透

在儿童出疹性疾病中,以麻疹和猩红热相对较重。在确诊病情后,及时对症治疗,痊愈也很快。但是,在护理上需要安静的环境,患儿宜在家中疗养,且需要新鲜空气与阳光,当然应避免直接吹风。如患的是麻疹,则宜多喝温开水和热汤,既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皮疹很容易发透,又有利于清除体内毒素。而风疹只需多喝开水,即可很快消退,绝对不可以在不透风的房间里关着,而人为地使病情恶化。因为风疹患儿机体抵抗力差,此时空气不流通,在混浊的空气中极易合并呼吸道疾病。

此外,盖上厚厚的被子把疹子捂透的做法也不妥当,有些家长惟恐疹子捂不透,将孩子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使患儿出现高热惊厥。

错误四:芦根水能退疹

喝芦根水是孩子出麻疹时的一种常用辅助疗法。麻疹在中医中属于"温热病"的范畴。*感染病毒后,蕴于肺脾二经,然后由内而外,由里达表,发出疹子。麻疹出疹期2~5日不等,因而在疹前期的治疗着重以发皮疹为主,此时给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芦根水可以使毒外透,避免内陷,以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而风疹的皮疹通常于发热的1~2天内出现,2~3天融合成片,4~6天即消退,无须饮用芦根水。

好文推荐:

谨记6个小动作 产后阴道恢复如初 >>>

名医指点:孕期吃错药该怎么办  >>>

6个月经小秘密透视着你的生育能力 >>>

想要顺产这些“良方”你必须知道 >>>

常吃十大暖宫食物 助你快速怀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