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辅食有技巧 先稀后稠循序渐进

添加辅食有技巧 先稀后稠循序渐进

随着小宝宝的逐渐长大,我们要逐渐的给孩子添加辅食,那么我们该如何添加辅食呢?给孩子添加辅食也是有技巧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添加辅食呢?下面就为家长们介绍一下给婴儿添加辅食的技巧。

要诀一:辅食添加要先稀后稠,循序渐进。辅食添加顺序为先谷类食物如米粥、米粉,其次蔬菜泥、水果泥,再加肝泥、鱼泥、肉泥等,先稀后稠,逐渐增加稠度提高食物密度。一般来说,4-6个月是宝宝添加辅食的尝试期和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可以每天给宝宝1-2次的辅食喂养。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吃面条、面包等有渣食物,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在8个月时,孩子就可以吃各种煮软的蔬菜和切细的肉类,9个月时,孩子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了。从质地来讲,应按遵循“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面包等)的顺序添加,从一种质地过渡到另一种质地。

要诀二:添加量从少到多开始喂宝宝吃辅食时,量是非常少的。比如在吃完母乳后,喂一到两勺米粉,喂1/4个蛋黄,或更少一些,随着孩子身体发育需要以及对某一种辅食适应了,可能吃的会多一些。如果添加辅食后,孩子的体重增加,身高也增长,表明孩子的营养已经够了。假如辅食的量不够,孩子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不爱活动,身高、体重的增长不太好等。

要诀三:食物搭配荤素结合给宝宝喂辅食的时候,还应该要兼顾食物营养的互补性,如谷类或蔬菜与蛋白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搭配。但是,给营养高的食物时,不要一味只吃肉、鱼、蛋等,容易增加宝宝肾脏负担。比如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足,就随意将浓缩奶粉或蛋白高的蛋黄、肉松及肉加入奶里以增加奶的浓稠度,这种错误喂养可能会因食物味道香浓,添加初期婴儿产生易于接受的假象而误导家长,一旦消化系统不能承受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睡眠不安、哭闹、无饥饿感、大便干燥或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