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喝药材汤是一大误区
老广们喜欢煲汤,一年四季都少不了各种汤汤水水,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干燥的季节,很多妈妈们就更要煲点老火靓汤给家里人滋润一下了。老广们煲汤讲究个药食同源,煲汤喜欢放些中草药,那么这些汤水宝宝们能不能喝呢?对此,专家说,中医认为宝宝为“稚阴稚阳之体”,又是“纯阳之体”,平时的饮食不能太补,不宜使用温阳药物,常用的补血、补气的药材也需要辨证用药,需要注意分量。大人煲的药材汤宝宝也喝是一大误区。
宝宝无需补阳补阴
专家说,一般而言,健康的宝宝是正常体质,并非阳虚或阴虚,所有的壮阳、滋阴都不需要,用了反而会破坏阴阳平衡。如果真要补,就必须按照医生的指导,把握用量,不要觉得反正是汤水不是药,喝多少无所谓。其实,既然加了中药材,那么汤就成了药汤,用不对的药就是毒药。而且孩子病一好,就应该停止使用。有位老人家,体质属于阴虚,常年用沙参、玉竹、麦冬煲老鸭。方子本身没有问题,这位老人家喝也对症,但她每次煲汤都是一煲一大锅,给全家人喝,包括年幼的外孙。偏偏这位孙子又是“食肉兽”,每次喝汤吃肉都要两三碗。没几个月下来,孙子就成了阳虚体质,动不动就感冒发烧,要么就是咳嗽、闹肚子,反反复复,很是闹心。专家说,沙参、玉竹、麦冬还有老鸭,都是滋阴、清热的东西,对广东的湿热天气来说,这是一款很好的汤水,但宝宝若长期服用这款清补凉,则会损伤阳气。还有,常用的鸡骨草煲猪横俐,猪横俐是猪的脾脏,按照中医以形补形的原则,宝宝食用可以补脾,但是鸡骨草虽然清热解毒,对宝宝而言却过于寒凉,常喝也会伤了阳气。
另外,广东民间流传一种说法,用田七炖鸡汤给宝宝喝,可以长高。专家点评说,田七有生熟之分,生田七可以散血消肿,是治疗跌打刀伤的良药;熟田七则可以补血补气、祛瘀生新,妇女产后可以服用。但是,不管是生田七还是熟田七,对宝宝娇嫩的身体而言,药性过猛,日常食疗不宜用。
中药可导致性早熟
专家说,临床中还特别常见的是一些昂贵或难得的药材,家长觉得是宝贝而给宝宝服用。比如羊胎盘、人胎盘等,常有家长过来问,我好不容易弄到这个东西,能不能给宝宝吃。其实,胎盘里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吃这类食物会引起性早熟。此外,常用的人参、鹿茸、蜂皇浆等都是含有性激素的药物,孩子长期服用会导致性早熟,身体会提早发育。
保护阳气勿用苦寒之药
专家提醒,对孩子而言,阳气为身体健康之本,家长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阳气,尤其是需要注意不要长期使用苦寒的药物。如看到中成药的说明书里有清热、解毒等功用的多为苦寒药,如果错用了这些药物,那么就会导致脾肾受损。此外,西医里的抗生素,也会造成小孩自汗、盗汗、胃口差,相当于中医苦寒之药,家长也不可乱用、滥用。家长还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吃生冷的东西,如雪糕、汽水等冷饮,这也会伤了孩子的阳气。
专家建议
宝宝煲汤可用健脾药材
这么多中药都不适合宝宝使用,那么平时想给宝宝煲些汤水,可以用什么药材呢?专家说,健脾胃的中药,都能给宝宝用。脾胃好了,宝宝的体质就上去了,自然就少病少痛,平安长大。常用的健脾胃中药有党参、谷芽、麦芽、山楂、独脚金、淮山、茨实、莲子、茯苓等,这些药材有健脾开胃、消滞的作用,对脾胃虚弱的孩子,可以常常煲点喝,分量无需太多,3岁以上的孩子每次每样10~15克即可。还有太子参,又叫孩儿参、童参,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对宝宝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等症都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平时也可以用来煲瘦肉汤给宝宝喝。
-
夏天让孩子多吃这个夏天让孩子多吃这个吗?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声不往医院慌”,可见萝卜是个好东西。萝卜不仅冬天食用,在夏季食用同样效果
-
孩子的食物太精细对牙齿不利我们的家长总担心孩子嚼不烂食物,所以各类食物都是十分的精细,说句毫不夸张地话都不用嚼就可以直接吞了,可是专家却表明这样做
-
妈妈不在 12岁男孩天天吃洋快餐 吃出糖尿病糖尿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病症。在大多数的眼中,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每年会有很多中老年人患者接受治疗。然而,事实
-
创造良好就餐环境 增强宝宝食欲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的最大心愿,但是很多家长却遭遇了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困扰,这让家长朋友非常的担心,不吃饭怎么能够保证身体的
-
不容忽视学龄期孩子肠胃保健学龄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饮食有了更多的自主的权利,因此学龄期的孩子也是让我们家长非常操心,需要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的。学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