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容缓 宝宝的法律意识需培养
提及教育这个名词,多少父母想到的是要不遗余力的让自己的孩子赢在教育的起跑线上。的确,教育自古以来就是父母们所关心的。然而,法律教育或许一直都是父母们在教育中的短板。其实,在这个法治社会里,培养宝宝的法律意识已经刻不容缓了。
近段时间,一则名为《中国留学生在美群殴同伴 家长因贿赂证人被捕》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只因男女争风吃醋,受害人遭受了种种“酷刑”,包括被扒光衣服、用烟头烫伤乳头、烧头发、吃沙子、剪掉头发强迫吃掉等等,惨不忍睹,并且在案发前,受害人就已经被“教训”过多次。
被告人瞿某始终认为这只是小事,被训斥一下就可以了,而律师称,在美国最高惩罚可为终身监禁。更为讽刺的是,在案发后,家长们把“爱子心切”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帮助”孩子逃避惩罚,有人让孩子逃回中国,更有家长想用钱摆平证人而被拘留。
这样的暴力事件,在美国是重罪,那么在中国呢?腾讯新闻专栏中,列出了今年3月到6月的严重校园侮辱事件,竟有17起之多,这些也仅仅是已经被曝光过的。同时,这些事件中,手段残忍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大部分并未受到严厉惩罚,甚至有很多直接是“教育机构内部解决”。我们的法律意识去了哪儿?学生们只能靠暴力解决问题吗?家长、学校在其中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呼吁,赶紧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吧
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不仅能够让孩子有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能够让孩子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从而规范自身行为,不去做伤害他人的事情。这也是在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案中,被告人认为仅仅是被教训一番的小事,在美国却有可能被判终身监禁,对于这样的可能性,她们是万万没想到的。如果在一开始就明确法律界限,她还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横行霸道”吗?
善后,怎样善后?
善后不等于逃避惩罚。善后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首先应该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自己究竟是做错了什么,自己做的事情会带来什么后果,让孩子有承担结果的勇气,在此基础上争取为孩子减少处罚,力求惩罚与责任相当。绝不能像上述案件中通过非法手段摆平事件,这样做的话当事人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逃避责任,依赖家长,以后出现问题后依然没有独立解决能力。
防患于未然,从小做起
爱子心切,为什么不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注重好教养方式呢?家长如果能够从小带给孩子稳定的安全感,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形成合理的情绪管理方式,培养孩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会在长大后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吗?
学校,素质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学校出了事情后,会想不可声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学校中,除了学生之间斗殴之外,老师被学生集体殴打的事情也不在少数,但除了训斥、叫家长之外,就很少有严厉的惩罚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去了哪里?法制教育去了哪里?“教书育人”中,育人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无论成绩好坏,每个孩子都应得到同样的重视。
父母需要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注重法律教育。懂得法律的孩子,才会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才会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小编在这里希望的是,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对孩子多些法律教育。
-
孩子经常哭闹应该怎么办大家都知道,孩子哭闹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是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几乎能够加深孩子的呼吸,增加肺活量,而且还
-
需要注意育儿知识有哪些家长要注意一些育儿的常识,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你应该扮演很多的角色,不仅仅要扮演家长的角色,一定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注意孩子
-
如何引导宝宝学说话呢家庭中突然降生可爱的宝宝,使之让做父母的都非常幸福,然而此时有的宝宝语言功能非常迟缓,特别是在和同龄孩子进行相对比时,自
-
宝宝学爬行有哪些常见姿势呢宝宝在出生后身体发育很快,继而渐渐的身体会出现爬行运动,这预示着宝宝在爬行过后很快就能进行适当的走路前兆,但很多家长由于
-
如何让宝宝多说话呢宝宝在从母亲肚里出生后,此时各项身体发育会慢慢的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宝宝的语言功能,偶尔会发出咿呀咿呀的学说话现象,但这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