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尊重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对于一个*的孩子也是一样。我们五千年的文明进化,一直讲究“三纲五常”,讲什么父为子纲。不管父母说什么都要言听计从不能抵触。所以到现在,有些父母仍然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对孩子颐指气使,不管对与错就会大加贬斥,不能给孩子起码的尊重,以至于使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隔阂,造成代沟。
“研究证明,在家里受到尊重的孩子,走出家门才会尊重别人的心灵,尊重和自己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尊重冒犯过自己的人,才会保护别人的自 尊,平等对待别人。一个人从小在家里受到平等、尊重的对待,以后才会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争取各种平等机会,遵守自己应该遵守的义务和责任,在资源紧缺时恪守公平原则,并且帮助那些需要帮助而自己有能力帮助的人。”
由于几千年来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成人不能平等、尊重地对待下一代的现象至今仍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近年来,人们开始强调“爱孩子”、“爱学生”,但是“尊重孩子”、“尊重学生”仍然被多数人忽视。
“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婴儿受到批评时的委屈和反抗行为中就可以看出来。当孩子进入小学期以后,自尊和被尊重的需要快速发展,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严重阻碍他们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在缺乏自尊和被尊重的氛围中,孩子通常会以违抗、敌意方式对待周围人和社会要求,他的 自控力尤其是自觉的自控(内控)自然不会得到良好发展。”
我们说尊重孩子,就是要把孩子看作一个具有与众不同的天性和独特人格的“人”,一个和其他任何人平等的“自由人”。在进入小学和中学后,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尊重他们的选择与判断、个人隐私以及他们的抱负和志向。无论父母对孩子,还是教师对学生,都 应该做到不体罚、不辱骂、不大声训斥、不羞辱、嘲笑,不当众批评。
尊重孩子并不是没有底线,尊重不等于溺爱,更不等于放任自流,“对尊重与纪律性的关系,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有一句话,‘对意见的表达,要像鱼儿在水里畅游般自由;而对纪律的要求,却要像岩石般坚定。’”要让孩子知道尊重的底线是什么。在尊重的基础上还要让他们知道有些纪律是必须要遵守的。
-
让孩子喜欢并主动学习的秘密让孩子喜欢并主动学习的秘密是什么呢?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来说能喜欢上学习并且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每个家长共同的心愿,但是
-
宝宝不正确的走路姿势有哪些随着宝宝身体正常发育,使之此时到了应该进行学走路的时间,但往往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会出现左右摇摆不定,并且有时走路姿态十分酷
-
家长在和宝宝交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随着宝宝逐渐的增长,此时语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长要利用正确引导去进行和宝宝加以交流,但家长注意不要过分满
-
家长请你告诉孩子读书的这些好处家长请你告诉孩子读书的这些好处吗?俗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可以让你明理,读书可以提高你的内涵。也许孩子会说“读
-
培养高智商宝宝的六大秘诀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宝宝智商的方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