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教育 > 学龄期

盘点错误的亲子阅读方式

盘点错误的亲子阅读方式

亲子阅读,对于孩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培养孩子爱上阅读的一种良好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拥有阅读的习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然而,大家知道有些亲子阅读方式却是错误的吗?今天,寻医问药网站的小编就在这里向大家盘点一下错误的亲子阅读方式吧!

错误一:不考虑孩子当下的兴趣,勉强孩子共读

如果共读常与“被打断游戏”联结在一起,不但共读原本美好的初衷,如“享受亲密的亲子时光”“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以及视野”等等,无法让此刻的孩子感受到,长此以往,还会让孩子对共读产生厌恶。

● 修正:除阅读,孩子还需要其他更丰富的体验

我们常说,阅读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像俗话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子应该有读书之外的更多体验,比如游戏、远足等等,这样才让孩子过得更快乐、更健康。那么,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安排阅读时间呢?一天中的共读时间,可以选睡前固定一段时间(比如每天不少于20分钟),让约定的共读时间成为孩子每天的期待。其他的时间,随意就好。

错误二:书籍选择,以家长自己而非孩子为导向

如果把孩子喜欢的书带到孩子面前,和他们一起阅读,真正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很少。为孩子选择共读读物时,如何既兼顾到孩子的喜好又有所引导呢?可以和孩子在每天约定阅读数量时,一部分由孩子自由决定;另一部分,交给爸爸妈妈选择。

错误三:共读时,不停发问

刚刚还沉浸在美妙故事中的孩子,仿佛如梦初醒般开始磕磕碰碰地回答问题、总结道理……很多家长给孩子读书时,总是希望孩子记住什么或者知道些什么,如果不提问题或提醒孩子注意,书就像没读过一样。

请大家再试着回想一下小时候的经历吧:爸爸妈妈答应带我们去公园或动物园玩,去之前如果特别叮嘱我们要注意观察,因为回来要好好写篇作文,是不是我们的快乐和期待都会打折?玩得战战兢兢?生怕漏掉什么会被拷问?阅读中频繁提问也是这样。当提问变成阅读中的常态,孩子往往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伴读者可能会提的问题上,而忽略其他可能吸收的滋养。久而久之,阅读就不再是一样快乐有趣的事情,而变成一种负担,最终导致孩子对阅读提不起兴趣。

● 修正:让孩子从阅读中感受单纯的快乐

记住什么和知道什么,远远比不上阅读中进入书中、感受到什么更重要。把阅读的快乐还给阅读本身,让孩子从阅读里感受单纯的快乐,让阅读带给孩子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错误四:识字后,强调孩子自主阅读

当孩子识得一些字后,你是否经常让孩子自主阅读?可你是否还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从未学过的文言文时的感受?那也是每个字都认识,但整篇文章在说什么,有时你却并不一定懂?所以,对孩子来说也一样,认识书本上字和理解字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就算不认识字,没有人给他们朗读时,他们也会通过绘本中的图画,大概感知故事的内容,但是阅读的乐趣和对故事的理解肯定会大大打折。

● 修正:即便孩子识字了,也请留出时间和孩子共读

读懂一本书不仅需要一定的识字量,还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所以,我们建议,即便孩子识字了,也请留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共读,因为在这过程中,孩子可以随时向你提问他还未明白的地方,这样也更助于他阅读力的提升。

当然,对于即将上小学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识字量,可以有一些自主阅读,但仍建议父母拨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共读,帮助孩子逐渐过渡到完全的自主阅读。

以上就是小编告诉大家的错误的亲子阅读方式,父母们应该注意一下了哟!如果大家对于孩子的亲子阅读方式,还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将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