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而非“成才”
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那何为人才?有很多人步入社会以后,拥有渊博的知识,优厚的待遇,但是带人冷漠,遗弃亲生的父母,不尽赡养的义务,这也算高素质的人才吗,他对社会做出再大的贡献又有何意义。
家长忽视情绪情感,孩子心理易消极
家长的教育关注点能直接反映其教育态度和期望。调查发现,家长在小学阶段最关心孩子的方面从高到底排名,“健康安全”排名第一,“日常学习”排名第三,“情绪情感”排名最后。
对年纪小一点的孩子而言,家长关注孩子的安全非常有必要。《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告诉记者:“孩子在认知等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家长必须关注他们的安全,还有学习成绩这方面,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发展、生活幸福,这是家长美好的期望。”
但是如果家长忽视对孩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性格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久而久之会对孩子心理会形成消极影响。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家庭教育专家李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忽视孩子‘成人’的教育,容易使孩子形成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会让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不理解,甚至逐步发展到怨恨心理。”
李老师表示,对于孩子来说,重学习成绩、轻视全面发展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缺乏理想和责任、适应能力差,理想破灭后有失落感和焦虑感等;而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的结果是:压抑了孩子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不能形成健全的个性、人际交往能力差等,严重破坏亲子关系的和谐与有效沟通。
分数只反映孩子学习情况一部分
调查显示,在家长的自我评价中,子女成绩优秀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很好”的为34.91%,子女成绩较差的家长仅为5.12%;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较差的家长中,子女成绩好的家长比例仅为2.96%,子女成绩差的家长则高达33.69%。这种以“学习”为标尺的评价方式,成为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对自身评价的重要标尺。
“按照这些家长的观念,孩子考上了大学就说明家庭教育成功了?”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赵忠心表示:“不是这样的。现在出现了许多高学历的啃老族,他们没有独立适应各种环境的经历,没有独立与其他人打过交道,遇到困难挫折也没有独立克服过。说明家庭教育非常不到位。”
赵忠心指出,学习情况不单纯等于分数,分数只能反映孩子学习情况的一部分。“学习成绩与将来的社会成就不一定成正比。孩子的学习能力才是家长应该重视和培养的。”
某研究专家在调查也发现,学前班不仅不能帮助小学生在学习早期赢得任何学业优势,而且也不能对其小学阶段的学业产生积极作用。择校并不能让成绩优秀或良好的小学生比例因此升高,并不能给家长带来期待中的效果。额外作业时间与小学生学业水平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作业时间并不一定带来更好的学习成绩。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培养人才的前提首先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从娃娃抓起,教会他们感恩,教会他们担当,教会他们自强。教会他们尊重。因此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至关重要的,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所在。
-
让孩子喜欢并主动学习的秘密让孩子喜欢并主动学习的秘密是什么呢?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来说能喜欢上学习并且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每个家长共同的心愿,但是
-
宝宝不正确的走路姿势有哪些随着宝宝身体正常发育,使之此时到了应该进行学走路的时间,但往往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会出现左右摇摆不定,并且有时走路姿态十分酷
-
家长在和宝宝交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随着宝宝逐渐的增长,此时语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长要利用正确引导去进行和宝宝加以交流,但家长注意不要过分满
-
家长请你告诉孩子读书的这些好处家长请你告诉孩子读书的这些好处吗?俗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可以让你明理,读书可以提高你的内涵。也许孩子会说“读
-
培养高智商宝宝的六大秘诀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宝宝智商的方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