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能get 美国专家支招纠正孩子坏习惯
近段时间,某档卫视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由于节目涉及亲子互动,再次引发了亲子教育的话题。现如今,随着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孩子难免会养成一些诸如骄纵的坏习惯。那么如何才能纠正孩子这些坏习惯呢?美国专家来支招了。
1.发牢骚。美国纽约巴纳德学院幼儿发育中心的主任托哈·克莱因博士说:“幼儿发牢骚是他们表达沮丧或愤怒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父母对孩子发牢骚表现出强烈的烦躁情绪,或是简单地告诉他别这样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克莱因建议,先承认孩子的感受,比如,“妈妈知道,你生气是因为不能玩玩具了”,再给他讲道理。
2.乱发脾气。幼儿哭闹、踢踹、躺在地上撒泼是正常现象,此时的孩子已完全沉浸在负面情绪里,父母和他们讲不通道理。克莱因建议,父母此时应把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设法让其冷静下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感觉得到了关爱,然后再就事论事。
3.总是说“不”。当幼儿对你说“不”时,他并不是有意这样做,也不是言行粗鲁。克莱因认为,这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我自己会处理好这件事”。克莱因建议,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或给他足够的空间,做某件事情前告诉他“爸爸妈妈准备好了,就等你了”、“我们相信你能做好。”
4.攻击性行为。当孩子感到不知所措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做出攻击性行为。如果孩子正在发怒,父母要适度承认这种情绪,允许他跺脚或打泰迪熊。有时,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只是想向另一个伙伴打招呼,这时父母应教他如何用挥手或拥抱等正确的方式欢迎新伙伴。如果这种攻击性行为持续较久,孩子可能是用它来吸引注意力,特别是当他受责骂时。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正确的愤怒发泄行为模式。
5.缺乏耐心。“想要的东西,立刻就要得到”,这是幼儿的正常行为。他们的大脑还没发育成熟到“可以等待”的阶段。然而,学会耐心有助于孩子处理挫折及应对今后生活中的挑战。所以,父母不要责备缺乏耐心的孩子。每次孩子有要求时,父母可稍微迟缓些回应,让他慢慢适应等待,学会有耐心。
6.打断大人谈话。如果他总是打断父母的谈话,很可能是他感觉被拒绝的次数太多了。专家认为,目前引起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克莱因建议,父母应控制好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及时解决孩子的需要,多进行亲子互动。有时,眼神接触、拥抱或讲个故事就能解决问题。
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只要父母积极引导,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信孩子会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编也在此祝愿孩子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
让孩子喜欢并主动学习的秘密让孩子喜欢并主动学习的秘密是什么呢?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来说能喜欢上学习并且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每个家长共同的心愿,但是
-
宝宝不正确的走路姿势有哪些随着宝宝身体正常发育,使之此时到了应该进行学走路的时间,但往往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会出现左右摇摆不定,并且有时走路姿态十分酷
-
家长在和宝宝交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随着宝宝逐渐的增长,此时语言功能的完善正逐步的有所提高,所以家长要利用正确引导去进行和宝宝加以交流,但家长注意不要过分满
-
家长请你告诉孩子读书的这些好处家长请你告诉孩子读书的这些好处吗?俗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可以让你明理,读书可以提高你的内涵。也许孩子会说“读
-
培养高智商宝宝的六大秘诀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提高宝宝智商的方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跟孩子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