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教育 > 学龄期

如何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孩子不能一直依靠父母来生活。孩子要离开父母去上幼儿园,再大一点还要上学,甚至离开家住在学校里。

如果孩子什么事情都不会,不会穿衣吃饭,不会洗衣等等。这可怎么办呢?父母应该如何提高孩子生理能力呢?

独生子女一代宝宝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比较低下,吃饭、穿衣、整理环境,自理的意识比较薄弱。

宝宝生活的依赖性,并不是来自他的惰性,而是源于大人的溺爱。大人总是不由自主地照顾宝宝过多,“剥夺”了孩子自身努力的机会。宝宝穿衣慢,大人干脆利落地帮他穿好;宝宝吃饭脏兮兮的,大人干干净净给他塞饱肚子;宝宝玩好玩具走了,大人无怨无悔地帮他收拾……

这些情景在多数家庭发生。表面上是在帮宝宝,实际上却在阻碍他生活能力的培养。   大人经常觉得宝宝做不好事情,总希望去帮他。

这种心态的实质是大人总嫌宝宝“慢”,其实,宝宝手部肌肉控制力的发育以及肢体与感官的协调能力发育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会显得“慢腾腾”;而且宝宝做事容易受到注意力的干扰,随机性较大,会显得“漫不经心”。

因此,父母要给宝宝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比如训练“三指抓物”,为宝宝拿筷子、书写打基础;往瓶口中塞物,为扣纽扣作准备;舀物练习,帮助学会使用匙子……许多日常生活的练习,可以帮助宝宝培养自理能力。

爱孩子,就不要溺爱孩子,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学会如何自理,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的,让孩子学会自理才是真的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