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教育 > 性教育

如何对待孩子的性困惑

如何对待孩子的性困惑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性也在不断跟着成长着。男女身体结构的不同也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极大关注。有很多疑惑和问题总是让孩子感到困惑不解。面对孩子的这些性困惑,父母一定不要批评指责,压制孩子的这种性困惑。孩子常见的性困惑都有哪些呢?

情景一  “我怎么不能站着小便?”

3岁的美娜很奇怪:为什么小哥哥能站着小便,我就不能呢?我要试试看。

美娜把裤子尿湿了,妈妈一看火冒三丈:“你是女孩子,为什么要站着小便,裤子湿了看你怎么穿!”美娜知道自己肯定做错了,但是为什么不能呢?她还是不明白。

好奇惹的祸

三四岁的孩子特别有好奇心,这说明孩子在探索自己和他人。妈妈可能意识到美娜在模仿男孩,不过她的反应却是错误的。对着正在小便的孩子大声斥责,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生理后遗症,而且妈妈也没有明确指出美娜的错误在哪里。

“男女有别”

妈妈温和地说:“美娜,很着急也不能站着小便啊!”“可邻居哥哥小辉是站着小便的!”“小辉是男孩,男孩有小鸡鸡,所以站着小便不会尿湿裤子。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   与孩子谈性,家长的语气宜和缓、温和,忌恫吓、威胁。特别是对于孩子的一些模仿行为,更应在劝解后,借此机会传授相关知识,这样的话,孩子接受起来就比较自然。

情景二  幼儿园里的“爱情”

鹏鹏最喜欢琪琪了!今天,他和晶晶在娃娃家“结婚”了,鹏鹏当爸爸,琪琪当妈妈,他们还相互拥抱、亲嘴呢,喜欢一个人当然要这样喽!

单纯的模仿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的言行很好笑,对这种现象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殊不知家长的态度会强化孩子的模仿行为,让他以为这是妈妈所赞同的、喜欢的。而有些家长发 现孩子的行为后会大吃一惊,然后表现出一些过激反应:“你这孩子,这么小就不学好,大了还了得?”“这孩子这么小就耍流氓,长大肯定不是好孩子!”……这 些话很容易在孩子心灵中留下阴影,有的孩子会由于逆反心理而更频繁地模仿这种动作;有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从此不敢和异性伙伴游戏接触,导致日后人际交往 困难。

“拉手就行了”

孩子间的拥抱亲吻属于纯模仿性的行为,他们用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天真的喜爱之情,所以家长对此不必过于担忧。家长可以对宝宝说:“我知道,你拥抱她是想和她做朋友,不过好朋友手拉手一起玩就可以了。”

情景三  “两只狮子在打架吗?”

东东最爱看《动物世界》了,突然,电视里出现了两只狮子交配的镜头,妈妈很尴尬,她想转移东东的注意力:“宝宝,你想不想听妈妈讲故事啊?”可正看在兴头上的东东当然不想听故事,他好奇地问:“妈妈,两只狮子在打架吗?”

欺骗产生负作用

不要因为不知道怎么回答而告诉孩子错误的答案,有些妈妈还为这种错误的行为感到自豪,以为目的达到了。其实不然,孩子回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互相交流的时候知道父母在骗他,对父母的权威就会产生怀疑。

“为生宝宝做准备”

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向宝宝解释:“宝宝,它们并没有打架,它们在为未来宝宝的出生做准备,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交配’。交配后才能生下狮子宝宝。你想想, 爸爸妈妈这么爱宝宝,等到小狮子出来后,它的爸爸妈妈也会很爱它的……”父母应该正确、科学地引导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下次再面对这种场面才会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