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保健 > 婴儿

引发宝宝发生体重下降的因素

引发宝宝发生体重下降的因素

生产出健康活泼宝宝,想必是每个做爸爸妈妈为之都十分向往的,但在日常有些宝宝看似身体非常结实,实则宝宝的体重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会极具的逐渐有所下降,造成这样现象和母乳喂养不足、宝宝睡觉时间长等有关。那具体引发宝宝发生体重下降的因素有哪些呢?

体重,是衡量宝宝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家长都比较在意宝宝的体重增长。可是,有细心的家长就发现,自家出生没几天的宝宝,体重不增反降,这让他们心里是七上八下,焦急万分。

新生儿体重下降,是妈妈奶水不够吗?

其实,这是家长们多虑了。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2500-4000克,在出生后的几天至一周内,体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会下降,但降幅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并在十天左右恢复甚至超过出生时体重,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儿暂时性体重下降”,也叫做“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

2. 胎便的排出;

3. 前几日宝宝胃容量太小,本身就吃的少。

看到“生理性”三个字,我们就可以得知这是正常的,所以,爸爸妈妈们不必担心。宝宝体重下降没有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妈妈只要按照科学的喂养方式及时哺乳并细心护理即可,宝宝的体重便能很快恢复。

如果发现体重下降的范围超出正常标准,或者体重恢复时间比正常的要晚,就要仔细找找原因了:

1. 母乳喂养的宝宝未能按需哺乳。

2. 母乳不足。

3. 宝宝总是在睡觉。

4. 人工喂养的牛奶量不够。

5. 奶粉冲调过稀。

如果以上原因都不能解释宝宝体重为什么下降的话,还可以在体检时告知儿科医生,让医生做更专业的检查。

新生儿正常的“异常情况”还有那些呢?

吐奶:

未到3个月的宝宝,贲门肌肉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胃容量较小,所以,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或轻拍背部时,从嘴角慢慢溢出或多或少的白色奶汁。因此,喂完奶后,家人可用手轻拍宝宝背部几分钟,避免宝宝过度哭闹。

随着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奶水若是喷射出来、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带有黄绿色的物质,就需进一步检查。

头顶肿起:

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像肿起一个包。这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在产道内受压引起的。有的婴儿出生后头部出现柔软的肿块,这是分娩时受压而引起的头皮水肿或血肿,一般在出生后6-10周可消失。但是如果肿块进行性增大或在10周后仍未消失,要及时就医。

长马牙:

新生儿的齿龈边缘或上顎中线附近,常会长些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数量从1到数十颗不等,这些颗粒在临床称上皮珠,俗称马牙。

马牙是牙齿发育最原始的组织,在胚胎发育6周时,由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质变厚形成。一般2周左右就可自行吸收,不能用针挑或用布擦,以免损伤黏膜,引起感染。

斗鸡眼:

一般而言,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看起来有点斗鸡眼,且眼部肌肉调节不良,常有短暂性斜视,属正常生理现象,尤其好发于脸型宽阔、鼻梁扁平的宝宝。

父母应常抱宝宝看室内或外面各个地方,促进宝宝的眼珠不断转动,防止斗鸡眼。但是如果宝宝1岁以上仍存在斗鸡眼,需要到医院眼科检查。

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使其自家或朋友家中的宝宝出现了有类似这样的体重下降现象,大家最好依照上述有关事项,为之再结合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进行积极寻找病因,想必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找出最佳答案和方法,继而进行快速解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