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保健 > 婴儿

婴儿便秘的常见发病根源

婴儿便秘的常见发病根源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的孩子会出现便秘,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很严重的危害到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希望大家注意这种现象的存在,而且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保健,避免孩子饮食不够,而且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方式,那么,导致婴儿便秘的常见发病根源都有哪些?

1、经常饮食不够:小儿食量太少时,经过消化后,肠道中的余渣少,大便减少;奶中糖量不足使大便干燥;较长时间的饮食不足,致营养不良使腹肌、肠肌瘦弱,张力不足,蠕动无力,导致顽固性便秘。

2、食品不适合小孩:便秘与食物的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多而糖类不足,使肠发酵相对减少影响发酵,使大便呈碱性,干燥导致便秘。食物(如奶粉)中含大量的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致粪便增多,容易便秘。

3、肠功能失常:由于生活和排便不规律,排便反射形成减弱或不形成;肠肌松弛而便秘。某些能使肠壁肌张力减弱、功能失常的药物或疾病以及交感神经功能不正常均可致便秘。

4、遗传与生理缺陷:某些患儿出生后即便秘。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刺激,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可导致短时便秘。

我们该如何预防便秘的发生呢?

一:准备的饭量要少且易消化。孩子的胃容量小,粗糙、大块或过量的食物,都容易让孩子的肠胃阻塞,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孩子吃饭时,家长应给孩子准备一小份饭,一般约为成人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这样,孩子就不会有永远吃不完的感觉,吃完之后还会有成就感。

二:改变饮食内容:哺乳婴儿要以人乳为主,尽量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婴儿发生便秘者可加适量滑肠食物如加含糖莱水、桔子汁、枣汁、蜂蜜水等。人工喂哺婴儿便秘时应减少牛乳量,增加辅食(如糖蜂蜜、果汁等)。哺喂断奶的小儿应注意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适量搭配。

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三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幼儿可在清晨或进食后时坐便 盆,并应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四:适当使用开塞露和缓泻药 不能常用开塞露、肥皂头通便,因为一旦养成习惯,正常的"排便反射"消失,便秘更难纠正了。千万不要经常服缓泻药,因为小儿消化功能不完善,用泻药后可能导致腹泻。

婴儿便秘的日常护理方法

相对于母乳喂养,奶粉喂养的孩子更容易便秘,这是因为奶粉更难消化,容易导致大便干结的缘故。因此,奶粉喂养的孩子在出生2个月后就要开始预防便秘,在饮食里加入少许菜水、果水,增加膳食纤维和果胶的摄入量,促进肠胃蠕动和排便。在孩子可以像大人一样吃饭之后,不要一味追求高蛋白食物。如果蛋白质摄入太多,而水果和蔬菜、谷类等摄入不足,也会导致便秘。另外,父母可以每天帮孩子按摩一下腹部,促进肠蠕动:让孩子仰躺,用手掌根部按照右上腹一右下腹一左上腹一左下腹的方向轻轻地边揉边推。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做2~3次,可以有效预防便秘。

严重便秘时,可以把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长的条,润湿后插入孩子肛门,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开塞露等药物也可以偶尔用1次,但不建议经常用,以免形成依赖。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现象,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方法,全身心的进行调理,正确地进行保健,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护理事项,平时大家需要注意积极的进行调理,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