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宝宝奶瓶龋真相
牙齿健康一直是爸爸妈妈们很关心的问题,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奶瓶龋”?妈妈该如何帮助宝宝有效预防“奶瓶龋”呢?
什么叫“奶瓶龋”?
“奶瓶龋”指的是儿童早期龋齿,常见于长期使用奶瓶的宝宝身上,其特征为龋齿主要发生于上颌的门牙和第一乳磨牙,同时与此成为对比的是,下颌的门牙却很少看到龋齿。
这种蛀牙往往是因为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饮品中的可发酵醣类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牛奶、母奶、果汁及糖水等,都含有不同成分可发酵醣类,经变形链球菌利用之后而产生酸,造成牙齿表面脱钙。
“奶瓶龋”是如何发生的?
宝宝吮吸奶嘴时,牛奶容易直接附着在牙齿表面。此外,宝宝使用奶瓶时还常常边玩边喝,从而使肚子饱胀而引起睡意,导致唾液分泌量减少,使得附着在牙齿上面的饮料更难去除。
宝宝含着奶嘴睡觉,无法清理口腔,就会使口腔内腐蚀牙体的细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牙齿脱钙、牙冠剥脱,就会形成黑色的残根或牙渣,从而引发“奶瓶龋”。
罹患“奶瓶龋”危害有多大?
与恒牙相比,乳牙中的有机物多于无机物,因而更容易受到酸的腐蚀。而患了“奶瓶性龋齿”,宝宝不仅会牙疼,严重时还可发生牙髓炎、牙周脓肿等并发症,危害全身健康。
家长对龋齿的误区
误区1、龋齿是遗传
父母患有龋齿,宝宝也会满口蛀牙,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不少人甚至认为蛀牙是会遗传的。
蛀牙不会遗传,但会通过父母对宝宝的喂食等行为传播给宝宝,这也是宝宝患上蛀牙的原因之一。下述几种行为被确认为“有害”:给宝宝用奶瓶喂奶时,父母担心温度过高会伤害宝宝,于是先就着奶嘴吮上一口;喂养宝宝时,用自己的餐具喂给宝宝吃;亲吻宝宝的嘴巴。
妈妈怎么做:妈妈患有龋齿的要积极诊治,以免传染给宝宝。另外,改变在育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亲吻宝宝的时候,不妨选择脸蛋、额头等部位,这同样可以跟宝宝进行感情交流。
-
发生婴幼儿湿疹后有哪些表现婴儿湿疹是很常见的皮肤疾病,在其临床中具体分为急性和慢性,在其婴幼儿身体发生的时候会有红斑、丘疹等不良表现,如家长不加以
-
改善宝宝吐奶的主要的方法大部分的宝妈在为孩子吃奶的时候都遇见过吐奶的现象,大部分孩子吐奶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有发育完善,对于太多
-
日常宝宝如何预防感冒呢春天逐步来到我们身边,使之现在各种细菌病毒都有迅速生长繁衍的趋势,这相对对身体免疫力较弱的婴幼儿来说极易发生感冒、哮喘等
-
宝宝没经过爬行直接会走会变得聪明吗作为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为之都有亲身经历自己的孩子从小都是有慢慢的学会爬行后,继而一步一步的学会跌跌撞撞进行走路,但有
-
引发小儿不排便的原因要保证小儿能正常的合理健康发展,使之就必须保证身体营养的积极供应,在合理的时间进行喂养,在合理的时间内加以排便,但日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