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岁学会走路呢
有些家庭的家长们,在其自家中有小宝宝的都急着让孩子尽早的学会走路,尤其是看着别人家同龄的孩子都早早的学会走路,这让其家长更好的着急和烦恼,其实一般宝宝在过了12月以上都会逐渐学会走路。想必这是大多数家长所不了解的。那么,宝宝几岁学会走路呢?
8-10月:尝试站立
宝宝开始会扶着物体尝试站起来,并逐渐熟悉且慢慢能够平衡站立。
此时爸妈们要做到的事情就是适时扶一下宝宝,帮助ta学会站立。
10-12月:起立蹲下
此阶段爸妈们要给宝宝示范如何弯曲膝盖,然后站起来的动作,要让宝宝学会这蹲和站的连贯动作。
其实这就是个缓冲动作,为的是减少宝宝直接落地的摔倒机率。
12个月以上:练习行走
这时,宝宝已经能扶着大人们的手站得稳稳的了,但离自己独立行走还有一段时间。爸妈们要做的是扶着宝贝让ta往前走几步,感受一下离开桌椅边行走的乐趣。
这阶段,不断练习是关键,爸妈有空就扶着宝贝练练。
13个月左右:能扶着墙壁或家具来回走动
这时候宝贝好奇心重而且自信心也足够,就会开始扶着墙壁和家具在屋子里来回走动了。
爸妈们此时要做的是确保给家具做好防护,不要伤到宝贝。
13-15个月:已能独立行走
此阶段的宝宝基本上能够很好的独立行走了,就算走得不太稳也正常,毕竟走路是一项颇有难度的技能,需要时间练习的。
平时为了宝宝在走路的时候出现一些危险,家人应该时刻的关注,不要离开,因为宝宝的一些自我意识和保护意识比较弱,如果家人不进行陪伴的话,可能会在学走路的时候受到一些伤害,家长应该多加进行关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2周岁宝宝如何喂养?
1岁到2岁的宝宝将陆续长出十几颗牙齿,主要食物也逐渐从以奶类为主转向以混合食物为主,而此时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因此还不能给宝宝吃大人的食物,要根据宝宝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为他制作可口的食物,保证获得均衡营养。应该注意的是:
一、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
1岁半以前可以给宝宝三餐以外加两次点心,点心时间可在下午和夜间;1岁半以后减为三餐一点,点心时间可在下午。但是加点心时要注意一是点心要适量,不能过多,二是时间不能距正餐太近,以免影响正餐食欲,更不能随意给宝宝零食,否则时间长了会造成营养失衡。
二、多吃蔬菜、水果
宝宝每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蔬菜,特别是橙绿色蔬菜,如:西红柿、胡萝卜、油菜、柿子椒等。可以把这些蔬菜加工成细碎软烂的菜末炒熟调味,给宝宝拌在饭里喂食。要注意水果也应该给宝宝吃,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1至2岁的宝宝每天应吃蔬菜、水果共150~250克。
三、适量摄入动植物蛋白
在肉类、鱼类、豆类和蛋类中含有大量优质蛋白,可以用这些食物饨汤,或用肉末、鱼丸、豆腐、鸡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宝宝。1至2岁的宝宝每天应吃肉类40~50克,豆制品25~50克,鸡蛋1个。
四、喝些牛奶
牛奶中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钙质,利于宝宝吸收,因此这一时期牛奶仍是宝宝不可缺少的食物,每天应保证摄入250~500毫升。
五、粗粮细粮都要吃
粗粮细粮都要吃,可以避免维生素B1缺乏症。主食可以吃软米饭、粥、小馒头、小馄饨、小饺子、小包子等,吃得不太多也没有关系,每天的摄入量在150克左右即可。
在其通过上述的详细介绍后,使之家长们都非常的清楚了。一般宝宝在八至十月后都会逐渐的学会站立,在其十月至十二月后都会起立蹲下,宝宝在过了十二月后逐渐就会慢慢行走,希望家长朋友们都能实时掌握。
-
宝宝春季拉肚子的因素现在已经来到温暖的春季里,但总体气温波动是非常大的,并且风力相对非常大,使之对身体免疫力相对不足的群体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
婴幼儿游泳有哪些注意事项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提前感受皮肤感觉,并且能提前的锻炼宝宝四肢活动灵活和协调,使之有很多的家长都会在宝宝很小的时候进行一番
-
宝宝如何吃菠萝不会受到伤害菠萝是人们比较喜爱的水果之一,但是有些人由于身体体质的问题会在吃菠萝食物时候出现过敏的症状.尤其是宝宝的皮肤是相当的娇嫩
-
一周岁宝宝家长要注意哪些随着宝宝的年岁增长,很快都步入了一周岁阶段,此时宝宝的身体并不是完全都发育成熟,所以日常有很多的危险事项是让家长所要警惕
-
造成宝宝上火原因有哪些宝宝正处在全面生长阶段,所以保持足够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积极摄入足够的肉类、牛奶等,殊不知这样长期的去进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