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个性发育特点大揭秘
人在每个成长阶段,心理和生理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孩童时期到成年期,人的个性也在不断变化,或许更成熟,或许更敏感,亦或是略显忧郁等等,总之每个成长阶段都有着相应阶段的烙印。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学龄期儿童的个性特点吧!
小学生入学后,其学习活动已经成为主导活动,而社会交往面扩大了,一些与学习、同学、教师有关的社会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如理智感、荣誉感、友谊感、责任感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此时儿童的情感正处于过渡期,从外露的、易激动的表现,向内向化、稳定的表现发展。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有一定年龄特点。如从对道德概念的认识来看,是从直观的、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较抽象的、本质的认识。一般小学低年级儿童多从行为客观后果的严重性出发而判断事情的好坏。而小学高年级的儿童(9-11岁).则从行为的主观动机去作判断。如有一个小朋友在家中乱翻东西时,将一只玻璃杯碰在地上而将玻璃杯打坏;而另一个小朋友在帮助妈妈打扫卫生时将一茶盘玻璃杯打坏。小学低年级儿童一般从行为客观后果的严重性来判断事情的好坏,认为将一茶盘玻璃杯打坏的小朋友不好,因为他打坏的玻璃杯较第一个小朋友多。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则从行为的动机出发,认为那个帮助妈妈干活的小朋友好,虽然他在干活中打坏了许多杯子,但也比不干活乱翻还将杯子打坏的小朋友要好得多。小学生在此期间对自我已经有了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来自别人(教师、同学和家长对他的评价),此时小学生还缺乏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小学生已经具有能对其他儿童的行为进行评价的能力,但往往针对某个具体的行为,到小学高年级时才能从个性品质上来分析判断别人。
学龄期儿童有着自己的特点,其已经不像婴幼儿时代的那种“傻乎乎”。学龄期儿童已经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事物和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认知感增强,家长们应该多跟孩子进行沟通,以确保跟宝宝建立良好的关系。
好文推荐:
-
宝宝的正确教育的方法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方法,其实现在有些青少年会经常性的出现叛逆,不好好的学习,和家长吵闹,这样的现象是相当的常见,
-
孩子近视眼的症状现在近视眼的现象是非常的普遍,这与孩子经常性的近距离的看电视和学习的时候坐姿的不正确有很大的联系的,但是一旦自己的孩子出
-
治疗儿童近视的方法有哪些在我们的生活上也有很多儿童患上了近视,而且现在患这种病的人也多了起来,因此家长们在发现儿童患上近视了以后更是要及时的发现
-
教会孩子识破一些基本的防坏人拐骗的方法这样教育孩子能防止坏人拐骗吗?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的未来,每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孩子的存在息息相关。所以孩子都是爸妈的心
-
学龄期儿童不能单独存在的地方学龄期的小朋友有了以及的朋友圈,有了一定的自由活动能力,但是对于危险的认知和躲避还是有所欠缺,这九就需要家长朋友们多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