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安全 室内最容易发生的三类事故
“暑期安全”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一个话题,暑期是少年儿童安全问题的高发期,这让家长们非常的担心。家长们白天要上班,把孩子自己留在家里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下面我们就为家长们介绍一下暑期最容易发生的几类事故!
1、高空坠落
高空坠落是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之一。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大多数的情况是家长单独把孩子留在家中,特别是当孩子睡熟之后,家长利用这段时间外出办事,而意外往往在这个时候发生。一旦孩子醒来发现家长不在,会有一种“分离焦虑”,加上孩子对危险缺乏认知和好动好奇的天性,就可能做出爬窗户等危险举动,稍有不慎就会从窗口跌落,这样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了。
对策: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窗口做好防护栏。暑期可以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或送到托管机构。
现场处置:当幼儿从高处跌落,父母一开始得先看跌倒的部位有没有明显的外伤,是否有红肿或淤伤。如伤口污染不严重,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局部。如系表皮擦伤,用盐水或白酒涂抹即可。如局部青紫肿胀,可先冰水敷后再用红花油等消肿药物涂于伤处,千万不能用针放血。早期也不可用热敷的方法。对面部外伤合并颅脑外伤应该紧急送到最近的医院,父母要观察孩子是否有恶心或是呕吐的情形发生,当发现此类不舒服的症状,家长切勿随意搬动、触摸受伤处。
2、电伤、烫伤
夏天孩子多是短衣短裤的打扮,这就大大增加了烫伤的可能性。现在很多家庭为了美观,都会给餐桌铺上桌布,而我们都有喝粥的习惯。如果不小心防范,孩子随意一扯,都可能把桌上的热汤热水倾倒在自己身上。微波炉已经成了很多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虽然方便快捷,但使用不当也可能造成意外,如烫伤、崩伤、触电等。
对策:父母要告诫孩子不能使用微波炉加热带壳、带皮的食品,如鸡蛋、玉米等,微波炉启动后,不要贴近炉体观察炉内的食物,并尽量与炉体保持一定距离,最好在插座上装上防电的盖子。
现场处置:如果孩子遭遇烫伤,立刻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处,切记不要给孩子烫伤创面进行包扎,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红药水等物,应送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一旦触电,立即关闭电开关;如果离开关较远,先用干木棍把孩子与电源分开,再将小孩移到通风的地方,解松衣服,进行人工呼吸。
3、消化道异物
消化道异物是急诊特别常见的,吞下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其中具有腐蚀性的电池和尖锐的针、钉子等等是最危险的。尖锐的异物可能刺破消化道造成穿孔,而电池的话一旦在消化道崩解,腐蚀性的液体可能对消化道造成烧灼腐蚀,严重的可能造成消化道的梗阻。
对策:不要给孩子戴一些容易抓下来的饰物,如发卡、吊坠等等;图钉、钉子、缝衣针等尖锐的物品要收好;换下来的电池要妥善存放,尤其是较小的纽扣电池,电动类的儿童玩具要注意其安全性,防止孩子将其中的电池拆出来吞下。
现场处置:如果孩子吞下的是危险性较高的异物,如上面提到的钉子、电池、缝衣针之类的物品,就应该立即送往医院,通过手术手段取出。如果是比较圆滑、危险性低的物品,如硬币、玻璃珠之类的,不用太着急,可以尝试用蔬菜混合油吞下看看是否能够通过大便排出,如果不行再尝试胃镜手术等取出。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幼儿常见的意外情况及紧急处理策略,希望给家长带来帮助。
好文推荐:
-
宝宝居家安全事项在家庭里面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小孩子,他们特别的不懂事,可能会出现一些烧伤烫伤之类的,也是非常常见的,
-
宝宝佩戴首饰有哪些危害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那么的容易的,孕妇是要经历十月怀胎的,但是当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照顾好宝宝的身体
-
家长请教个孩子遇险求教的方法家长请教个孩子遇险求教的方法吗?很多事例显示当孩子在遇到危险时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求生技能就不会遇到相关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
-
暑假非常重要的几件事千万别让孩子碰暑假非常重要的几件事千万别让孩子碰吗?随着散学典礼的结束,漫长的暑假生活也拉开了帷幕,很多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去补习班,也有
-
那些运动孩子不易过早参与那些运动孩子不易过早参与呢?现在孩子的教育喊得最响的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身体又是不输在起跑线最关键的一环,所以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