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中有数:注意关注脑瘫患者的病情

心中有数:注意关注脑瘫患者的病情

段晓慧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

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不能细心地照顾婴儿。部分脑瘫婴儿,可能只有语言缓慢、学步较晚、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家长便容易忽略婴儿出现的脑瘫症状,认为是婴儿年龄太小导致的。如果婴儿脑瘫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对婴儿身体造成影响。家长应注意婴儿出生后情况,一旦察觉婴儿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送往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在治疗中了解脑瘫的相关知识,观察脑瘫婴儿的恢复情况,了解脑瘫婴儿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了解复查的相关信息,更有利于控制、治疗疾病。

婴儿脑瘫也称为婴儿脑性瘫痪,是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婴儿出生后可能有腿部运动僵硬笨拙、学步较晚、动作不协调、抽搐、面瘫、不会笑、流口水、语言缓慢、智力低下等表现。脑瘫迄今为止都没有痊愈方法,但是可通过物理疗法、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一般可以根据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硝安定等药物控制、缓解病情。由于部分药物毒性较大,可能导致婴儿出现恶心、呕吐、嗜睡、口干、贫血、心率紊乱等副作用,除此之外,肝脏、肾脏是代谢器官,药物的毒性经肝脏、肾脏代谢,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损。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观察婴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还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病情轻微的患者一般1-2年复查一次,病情严重的患者一般1年复查一次。如果检查中有肝功能受损的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停止服用相关药物,再给予保护肝脏、肾脏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注意适当给婴儿补充水分,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婴儿受到的外界刺激,以免症状加重。

脑瘫婴儿通过物理疗法、康复训练、药物和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后,如果需要判断恢复情况,应根据检查结果和症状综合判断。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肝脏、肾脏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它指标结果也逐渐好转,如婴儿腿部运动僵硬笨拙、学步较晚、动作不协调、抽搐、面瘫、流口水、语言迟缓、智力低下等症状逐渐好转,说明婴儿的病情恢复情况较好,家长需定期观察复诊。

因脑瘫婴儿一般不能彻底治愈,家长应平时注意加强婴儿日常护理,坚持对婴儿进行功能训练,让婴儿适当运动,注意婴儿的饮食,饮食宜富含营养,易消化,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酸奶、肉类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婴儿的身体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