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疏肝健脾的中药

疏肝健脾的中药

余晓阳主任医师

中医学重庆市中医院

疏肝健脾的中药有多种,包括青皮、陈皮、柴胡、白术、香附等,以及舒肝益脾颗粒、健脾舒肝丸、逍遥丸、八珍益母丸、香砂和胃丸等中成药。
1.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肝郁气滞证,如气滞、积食引起的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2.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脾胃气滞证,如呕吐、打嗝、湿痰、寒痰咳嗽、胸部闷痛等症状。
3.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表证发热、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脏器脱垂等症状。
4.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脾气虚弱引起的积食、水液积聚、肌表不固而汗多以及胎动不安等症状。
5.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肝郁气滞引起的胁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气滞腹痛等症状。
二、中成药
1.舒肝益脾颗粒:茵陈、茯苓、五味子、蒲公英、黄芪等。疏肝利胆、健脾和胃。对于肝脾不好的患者,此药可起到疏肝健脾的功效。
2.健脾疏肝丸:党参、山药、赤芍、郁金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对于肝郁脾虚引起的胸胁胀满、大便溏软等症状具有缓解作用。
3.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等。疏肝健脾,对于肝郁脾虚所导致的胸闷不舒服、胸胁胀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八珍益母丸:通常用于改善脾胃不好,也能起到疏肝的效果。
5.香砂养胃丸:木香、广藿香、醋香附、砂仁、豆蔻(去壳)、陈皮等。适合于肝气郁、胃阳虚引起的湿停气滞。对于胃部隐隐作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此外,木香、茯苓等中药,也具有疏肝健脾的作用,这些中药在中医治疗中常被用于疏肝健脾的方剂中,但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病情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配伍和剂量调整。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