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吃中药浮肿是正常反应吗

吃中药浮肿是正常反应吗

余晓阳主任医师

中医学重庆市中医院

通常,服用中药后出现浮肿并不被视为常规反应。水肿,即浮肿,可能因中药影响肾脏功能引发,也可能是肝病或下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具体治疗取决于其根源,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处理。
1.中药影响肾脏功能:部分中药含肾毒性,大多数药物经肾脏代谢。超量使用或肾脏处理不及,会累积毒性,损害肾功能,影响排泄,引发水肿,因水钠积聚于体内。在服用中药后若浮现水肿迹象,应立即停药,并观察症状是否有改善。
2.肝病:严重的肝炎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受损,白蛋白合成减少,易引发体液在皮下积聚形成水肿。主要由肝脏疾病本身引起,而非中药效应。因此,水肿与肝炎病情关联紧密,与中药的效果关系不大。对于无肝硬化或严重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推荐初始治疗通常包括醋酸泼尼松片和硫唑嘌呤片。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用的首选用药包括恩替卡韦片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作为抗病毒治疗选项。
3.下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深静脉瓣功能障碍,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进而通过旁路血管(交通支)涌入浅静脉,会提升浅静脉内的压力并引发血液滞留。随着血液在扩张的静脉内积聚,部分会透过静脉壁渗漏至周边皮下组织,形成下肢肿胀。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法主要包括手术干预和非手术疗法。对于中度和重度静脉曲张,常规建议采用手术干预,手术选择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激光治疗。
平时要注意休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