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痧是什么意思

出痧是什么意思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学中日友好医院

出痧通常是指刮痧后皮肤表面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

刮痧是中医上的一项治疗性操作,是指用牛角、砭石等不同材质的工具,以刮痧油为润滑介质,在体表相应的部位进行刮擦的一种外治技术。刮痧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调整局部功能,常用于治疗感冒、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颈椎病等疾病。

在刮痧的过程中,会导致皮肤下的毛细血管破裂,淤血渗透到皮肤中,使皮肤表面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称为出痧,一般会持续3-6天。

一般情况下,如果身体健康,通常不会出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局部发热、身体轻松。但是,如果患有疾病,在刮痧部位就容易出痧,通过出痧的情况,还可以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出痧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也不要做重体力劳动。另外,在刮痧后的30分钟内不要洗澡,避免寒气入体,影响身体健康。同时还要保持饮食健康,尽量少吃烧烤、炸鸡、汉堡等食物。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