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导率低是怎么回事

电导率低是怎么回事

李玉涛主治医师

外科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电导率低通常指的是尿常规电导率低。尿常规的电导率通常用来检查尿液里面的离子浓度。尿常规电导率低可能是喝水较多、年龄增长、尿道炎、膀胱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且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1.喝水较多:如果患者在尿常规检查前大量喝水,可能会因为尿液稀释进而影响电导率的数值。建议患者在尿常规检查前尽量少喝水,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年龄增长: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的功能通常会衰退,尿常规的检查结果可能会显示电导率低。这通常是正常现象,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
3.尿道炎:患者可能因为病原体感染、尿道损伤等引起尿道炎,进而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由于细菌大量繁殖可能会消耗尿液中的离子,进而导致电导率的数值降低。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环丙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等作用。
4.膀胱炎:患者可能因为细菌感染引起膀胱炎,进而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能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尿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减少,进而出现此类情况。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热淋清颗粒、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拉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可以起到利湿通淋、抗菌等作用。
5.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因为酗酒、免疫力下降等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进而出现肉眼血尿、水肿等症状。由于炎症导致尿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减少,进而出现尿液电导率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按照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利尿、杀菌等作用。
患者平时需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避免劳累,注意私处的清洁。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