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抗凝血酶偏高

抗凝血酶偏高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

抗凝血酶是一种由肝产生的糖蛋白。抗凝血酶偏高可能是生理因素,也可能是药物副作用、血友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通过日常护理、使用药物的方式来改善。

1、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肝功能会下降,没有充分生成凝血因子时,可导致抗凝血酶轻微偏高。如果此时不伴有其他指标异常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用特殊处理。

2、药物副作用: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容易导致肝脏受损,无法正常形成凝血因子,进而导致抗凝血酶偏高。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减少药物剂量、换药或停药的方式来处理。

3、血友病:

其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的出血性疾病,与体内缺少凝血因子相关。该病可导致上述指标明显升高,还伴有长期出血倾向。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氨甲环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上述情况还有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立即就医诊治。同时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适量吃桂圆、红枣、黑木耳、菠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