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黏液便

黏液便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刘正新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黏液便即粪便中混有黏液,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原因引起的,主要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改善。

1、正常现象:

正常粪便中的少量黏液,因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如果患者发现少量黏液透明、稍黏稠的黏液便,且自身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能是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急性胃肠炎:

饮食不洁、腹部受凉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急性胃肠炎,表现为黏液便、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肠炎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止泻、清热利湿的作用。

3、溃疡性结肠炎:

其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上述情况还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大肠癌等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早就医诊治。日常饮食要清淡,减少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