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打虫药的危害

打虫药的危害

刘正新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常用的打虫药有甲苯咪唑片、阿苯达唑片、吡喹酮片等,遵医嘱使用通常没有明显的危害,如果使用不当,可引起不同的危害。

1、甲苯咪唑片:

该药物一般主要用于治疗蛲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病,如果服用不恰当,可能刺激机体,引起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头晕、头痛、胃痛、恶心、腹泻、乏力等症状。

2、阿苯达唑片:

此药物一般适用于钩虫、蛔虫、蛲虫等寄生虫,在服用药物后患者可能出现口干、乏力、头晕、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如果是使用阿苯达唑片治疗囊虫病,可能因为囊虫死亡释出异性蛋白,导致患者出现头痛、长皮疹、肌肉酸痛、发热等不适症状。

3、吡喹酮片:

该药物属于驱肠虫药,主要成分为吡喹酮。如果患者自行盲目服用该药物,容易对身体产生刺激,可能出现心悸、胸闷、腹泻、恶心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精神失常。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饭前便后都要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寄生虫。如果服用上述药物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