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起搏器综合征如何处理

起搏器综合征怎么处理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

起搏器综合征通常是指起搏器植入后由于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学方面的异常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有心悸、头晕、乏力、气促、胸闷等。引起起搏器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通常有心脏节律异常、心房扩大或心功能不全、电极位置不合适、电极刺激参数不合适和起搏器感染等,患者可根据具体原因选择解决方案。
1.心脏节律异常:起搏器可能无法感知或适应心脏的起搏需求,导致心脏节律异常,从而引发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或更换起搏器电极。
2.心房扩大或心功能不全:在某些情况下,起搏器植入后,心房可能会扩大或心功能可能下降,这可能与原有的心脏病状况有关,从而导致起搏器综合征的出现。患者可遵医嘱做心脏彩超检查来判断各房室扩大的程度,再遵医嘱使用卡托普利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药物来缓解症状。
3.电极位置不合适:起搏器的电极放置位置不正确,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心脏功能,导致起搏器综合征的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更换电极的位置,从而缓解症状。
4.电极刺激参数不合适:起搏器的电极刺激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起搏器综合征的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通过调整参数来纠正问题。
5.起搏器感染:患者在植入起搏器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从而发生感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出现症状的出现。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等药物来抗感染治疗。
患者日常需要注意调节好情绪,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日常饮食清淡营养。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