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孩子每次发烧都是39度以上

孩子每次发烧都是39℃以上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儿科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发烧通常是指发热,发热的分级通常以口腔温度为标准,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高热。如果孩子每次发热都在39℃以上,通常说明孩子已经属于高热,考虑是幼儿急疹、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因素引起的,需要对症进行治疗。
1、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多发于2岁以下的孩子,通常起病较急,会突然出现高热,持续3~5天,热退后会出现皮疹。幼儿急疹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是进行对症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来退热。
2、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病原体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免疫反应,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高热、咽痛、咳嗽、头痛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等药物来治疗,能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3、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可能会导致孩子患有甲型流行性感冒。由于孩子的免疫力较弱,可能会起病较急,发热时温度达到39℃,还伴随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嗜睡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药物来治疗,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4、肺炎:肺炎通常是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会导致孩子出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来进行抗感染治疗。
5、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起病较急,出现高热、畏寒、全身酸痛、头痛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颗粒、人血白蛋白等药物来治疗,能抑制病毒复制,预防血容量不足。
孩子发热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可以用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促使机体散热。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