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疸370

黄疸370

刘正新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眼球白巩膜发黄。黄疸370是指胆红素浓度为370μmol/L或mg/dL,这个数值相对较高,可能是由生理性黄疸、药物作用、溶血性贫血、肝炎和胆结石等引起的,患者可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对应的治疗方式。
1.生理性黄疸:如果患者是新生儿,新生儿出生数天后可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其数值可能会增长到370μmol/L,随后逐渐减退,直到恢复正常值。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消退。
2.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镇痛药)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受阻,进而引起黄疸值升高到370μmol/L。患者应先停止使用影响黄疸指数的药物,再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苯巴比妥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3.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红细胞过早破坏的疾病,通常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破裂的红细胞释放大量胆红素,超过肝脏处理能力,导致出现黄疸,其数值也可能会短时间内达到370μmol/L。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达那唑胶囊、复方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来降低黄疸值,必要时需接受脾切除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术方式治疗。
4.肝炎:肝炎是肝脏出现炎症反应的疾病,肝炎导致肝功能受损,影响胆红素的排泄,从而导致黄疸。肝炎症状严重时,黄疸值可能会达到370μmol/L甚至更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来抗炎治疗。
5.胆结石:胆结石是胆囊或胆管中形成的固体物质,可能会阻塞胆管,妨碍了胆红素的排泄,从而引起黄疸,如果阻塞严重,可能会导致黄疸值达到甚至超过370μmol/L。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氢胆酸片等药物促进胆汁排出、控制炎症,进而降低黄疸值。
患者日常要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问诊。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