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卵期撤退性出血

排卵期撤退性出血

赵晓东主任医师

妇产科学北京医院

撤退性出血通常是指在使用避孕药、黄体酮等药物后,体内激素水平增高,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当突然停用药物一周左右,子宫内膜会因失去激素的支持而脱落,从而出现阴道出血的表现。排卵期撤退性出血通常是激素变化、服用避孕药、药物治疗引起的,需要对症进行治疗。
1、激素变化:女性处于排卵期时,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撑后就会脱落,出现撤退性出血,属于正常现象,不用进行特殊处理。
2、服用避孕药:如果女性在排卵期前一周服用避孕药,会导致体内的激素在短时间内上升,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体内的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也会导致撤退性出血。建议女性尽量不要服用避孕药,如果暂时不想要怀孕,可以通过放置宫内节育器、戴避孕套等方式来避孕。
3、药物治疗:如果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可能需要服用激素类药物,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停药后激素水平下降,也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撤退性出血。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应对,属于用药后的正常现象,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即可。出血量较大时可以使用氨基己酸注射液、巴曲酶注射液等药物来止血。
建议女性平时要注意多休息,保证睡眠充足,每天更换并清洗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卫生,避免滋生细菌。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