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确诊心肌梗死的检查

确诊心肌梗死的检查是什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

心肌梗死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查通常包括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血常规检查、血压测量、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等。
1、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T或心肌肌钙蛋白Ⅰ出现和增高,起病后4~6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2、血常规检查:在起病24~48小时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可持续1~3周。
3、血压测量:患者可能需要常规进行血压测量。除极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降低。
4、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是近年来应用放射性核素于临床检查和研究一些肺部疾病和测定肺的灌注及通气功能的方法,还能快速筛查急性心肌梗死,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定位、定范围、估计病情演变和预后都有帮助。
5、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发现并发症及心功能评价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建议患者在确诊后,积极对症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