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血小板30至50

血小板30至50怎么回事,怎么办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

血小板30至50一般指血小板(30~50)*10^9/L,低于正常范围(100~300)*10^9/L,可能是妊娠、巨幼细胞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因素引起的,需要对症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妊娠:由于妊娠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比较大,机体营养需求量大增,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同时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导致血液稀释,血小板可能会减少。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注意补充营养和观察情况即可。
2、巨幼细胞性贫血:该病多数是血细胞DNA合成障碍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乏力、头晕、活动后气短以及心悸、血小板减少等,可伴轻度黄疸。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治疗,可以促进血液生成。
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是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产生了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并且淋巴细胞破坏血小板所致,还可能伴随紫癜、肝脾肿大、黄疸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抗炎、抑制免疫反应。
除上述常见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骨髓抑制等,患者要及时就医检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