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凝血功能最重要指标

凝血功能最重要的指标

王相华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

凝血功能一般没有最重要指标的说法,其每个指标都有重要意义,患者不能盲目侧重某一项指标。凝血功能是指使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的一种能力,其检查一般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1.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一般为11~13秒,高于或低于超过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偏高时一般与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相关疾病、服用抗凝药物有关,偏低时一般是雌激素类避孕药引起的,也可能是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病理性情况引起的。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值分为仪器法(26~36秒)与手工法(32~43秒),该数值偏高时一般与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相关疾病有关,而偏低时一般与凝血酶原时间的偏低原因一致。
3.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大多情况下为14~19秒,其偏低时通常无临床意义,而偏高时可能是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也可能是使用了抑制凝血酶的抗凝药。
4.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正常值为2-4g/L。该指标偏高时,可能是年龄增长、妊娠、冬季寒冷、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的,也可能是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引起的。而该指标偏低一般是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引起的。
每一项指标对于判断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都有重要意义,所以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仔细查看每一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如果检查结果正常,患者不用过于担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如果检查结果发现凝血功能不正常,可能是血小板异常、血管壁异常、凝血因子缺乏等原因引起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合理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和手术,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