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血压与脑血管瘤的相关性,不容忽视

高血压与脑血管瘤的相关性,不容忽视

张捷主任医师

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名45岁的男性患者,自半年前起,常在活动时出现头晕、头重脚轻等症状,伴有发作性抽搐。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脑血管瘤。安排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瘤球囊栓塞术,术后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尼莫地平片、硝苯地平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经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5岁

【疾病类型】脑血管瘤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医学院中南医院

【就诊时间】2020/6/20

【治疗方案】颅内动脉瘤球囊栓塞术+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尼莫地平片+硝苯地平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8天,1个月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近段时间,天气越发炎热,刚结束上一位患者的面诊,就进来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性。经过详细的沟通得知,患者今年45岁,是一名程序员,平时工作非常忙,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自半年前起,常在活动时出现头晕、头重脚轻等症状,伴有发作性抽搐,抽搐前高声喊叫一声,双眼上窜,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每次症状持续数分钟后可缓解,反复发作了7-8次。他曾去附近诊所就诊并配药治疗,具体药物不明,疗效不明显。现在病情加重,前来我院就诊。
然后我询问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表示患有高血压5年,间断用药,血压控制不稳定。问诊结束后,我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但精神欠佳;计算力、短期记忆力减退明显;血压165/90mmHg。随即安排患者做了颅脑MRI检查及CT血管成像,以了解头部情况。颅脑MRI检查左侧颞叶皮层及皮层下病灶内斑片状、斑点状异常强化;CT血管成像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样扩张,头颈部动脉硬化。考虑到血压频繁波动升高,造成颅内动脉壁硬化,血管壁的弹力纤维断裂,患者患有脑血管瘤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治疗经过
考虑到患者当前的情况比较严重,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危及生命,我在如实告知患者诊断结果的同时,建议患者立即办理住院手续。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当前的情况,我提出全麻下进行颅内动脉瘤球囊栓塞术的治疗方案和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患者和家属再三商量后,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
术前我为患者安排了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电解质等检查,检查结果没有不能进行手术的异常情况,随后为患者安排了手术。术中可见患者左侧颈内动脉一小动脉瘤,大小约4.9mm×3.3mm。手术比较顺利,术后给予患者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和尼莫地平片,能够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还给予硝苯地平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起到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进行颅内动脉瘤球囊栓塞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使用药物后也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于术后第7天下床,术后第12天康复出院,家属倍感欣慰,怀着喜悦与感激的心情离开了医院。离院前我嘱咐患者1个月后要来院复查,查看肿瘤是否有复发的迹象。出院1个月后,患者按时前来复查,颅脑MRI显示基本正常,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四、注意事项
我很开心看到患者经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疾病容易复发,应重视日常护理。家属应给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定期通风,注意放松患者心情,促进疾病恢复。身体基本恢复后,患者可适当进行康复训练,但注意劳逸结合,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此外,患者平时应避免用力提重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导致病情反复。患者还应重视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多蛋白、低脂肪、少盐饮食为主,忌暴饮暴食,避免过饥过饱。
五、个人感悟
脑血管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起病比较隐匿。通常高血压是诱发脑血管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该患者患有高血压后,一直未能遵医嘱用药,导致疾病发作。幸运的是,患者前来就诊时,未出现脑血管瘤破裂的情况,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预后较好。在此提醒广大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定期进行血压监测,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