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药灌肠图片

中药灌肠图片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中医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概述


中药灌肠是指将煎好的中药制剂通过灌肠的方式将药液灌入到肠腔,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步骤


1.将配好的药物浸泡半个小时。
2.煎煮药物,通常一剂药物可以煎煮两次。
3.把每剂药物煎取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每天晚上睡前保留灌肠一次。
4.患者呈侧卧位躺好,操作者把准备好的吸痰管缓慢插入患者肛门,当吸痰管插入10-15cm后,就可以把药液慢慢地推进,灌肠压力为液面距离肛门不超过30cm,每次药量不宜超过200ml,药液温度在39-41℃。推完后要注意把吸痰管反折,防止回漏。等全部灌入肠道之后,用纸巾包好导管前端就可以拔出。灌肠后药液保留1小时以上。
5.患者在使用中药灌肠后应该抬高臀部,有助于减少药液对肛门刺激。
中药灌肠

适用人群


用于治疗内服汤药效果不佳、大便干燥的患者。

禁忌人群


存在消化道出血、怀孕、急腹症或严重的心脏血管疾病的患者禁用中药灌肠。

注意事项


在中药灌肠之前需充分了解病变部位,这样才能知道肛管插入的深浅。此外灌肠时要无菌操作,同时导尿管使用后需浸泡半小时,或者是开水煮沸半小时以上。最好选择在睡前灌肠,且温度保持在38~40度之间,否则会影响药效。灌肠速度不宜过快,一次不要超过200毫升。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