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患者患有面肌痉挛,影像学检查是关键

患者患有面肌痉挛,影像学检查是关键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位28岁的女性患者,1个多月前左眼睑出现时不时跳动的情况,还伴有吃东西时脸部酸痛的感觉。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确诊为面肌痉挛。先安排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然后给予患者头孢克肟颗粒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来治疗。经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注意日常护理即可。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28岁

【疾病类型】面肌痉挛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4/10

【治疗方案】微血管减压术+药物治疗(头孢克肟颗粒+布洛芬缓释胶囊)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2周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近段时间,气温逐渐升高,我刚到诊室,就进来一位戴着口罩和帽子的女性。经沟通后得知,患者今年28岁,1个多月前左眼睑出现时不时跳动的情况,吃东西的时候,左边嚼稍微硬点的东西时,脸颊靠耳朵的地方就会酸痛,当时以为几天就能好。但是过了几天左眼睑还是在跳动,吃东西时脸部酸痛的感觉也没消失,就在网上搜了一下,知道可能是面部神经出了问题,于是前来我院就诊。随即我让患者取下帽子和口罩,粗略地观察了一下患者的患处。同时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患者表示平时身体健康,没有药物、食物过敏史,但是在发病前,经常骑摩托车上下班。结合患者的症状、外观及病史,考虑是面肌痉挛。
二、治疗经过
面诊结束后,我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体温36.5℃,心率76次/min,血压120/78mmHg。患者发育正常,无头痛、头晕、恶心,神志清,精神状态欠佳;左侧眼睑、面肌自发轻微颤动,压痛明显,痛觉过敏,无功能障碍。考虑到患者目前处于疾病初期,其症状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容易与癫痫、梅杰综合征等疾病相混淆。为了进一步明确面部神经情况,我安排患者完善肌电图及颅脑CT、颅脑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其中肌电图检查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颅脑CT提示脑干未见明显异常,颅内没有占位;颅脑MRI检查提示左侧面神经旁有可疑血管伴行。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可以排除癫痫、梅杰综合征等疾病,从而明确诊断为面肌痉挛。
我如实将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听后反复询问我:“医生,我真的得了面肌痉挛吗?会不会很严重啊?”我连忙告诉患者:“你放心,面肌痉挛的预后较好,并且你的病情处于疾病早期,经过积极的治疗后一般是不严重的。但是由于该病容易复发,平时骑车时应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患者听后高兴极了,连忙询问我应该如何治疗。
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药物治疗,需长期用药,且不能彻底治愈,长期用药会有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另一种是微血管减压术,该手术的治愈率很高,只有极少数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面瘫和耳鸣的症状,不过这些症状会随着自身面部神经的修复而自行消失。患者和家属商量后,最终选择手术治疗。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于是我就在第二天安排患者进行手术,手术成功解除血管压迫神经的症状,术后予以头孢克肟颗粒和布洛芬缓释胶囊,头孢克肟颗粒可以预防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可以镇痛。

三、治疗效果
手术一切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住院治疗第7天,患者自述左侧眼睑、面肌自发轻微颤动的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精神状态良好,准予患者出院。2周后,患者前来复查,颅脑MRI检查显示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四、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是为避免疾病的复发,我还是嘱咐患者多注意日常护理。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饮食控制,避免进食高盐、高油脂类食物,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维生素的摄入对面部神经的恢复能起到很大作用。此外,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比如太极拳、散步等,能够增强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
五、个人感悟
患者的面肌痉挛还处在比较轻微的阶段,所以有多种治疗方案进行选择。但是处于疾病早期,该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如果仅凭体格检查,无法进行判断,而影像学检查能够查明颅内是否有病变,从而排除其他疾病,并诊断出面肌痉挛。治疗期间,患者依从性较好,治疗效果较好,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