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

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一般情况下,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主要是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也就是谷草转氨酶偏高,都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
1.生理性因素:生理因素包括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饮酒喝酒等,此类因素让肝脏在短时间内的代谢负担加重,造成肝功能受损,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改变不良影响因素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会逐渐恢复正常。
2.病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包括脂肪肝、肝炎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疾病造成肝细胞损伤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会被大量释放到人体血液中,导致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脂肪肝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肝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拉米夫定片、熊去氧胆酸片、维生素E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谷草转氨酶偏高
1.生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饮食不规律、熬夜等,此类原因导致肝脏中的毒素无法有效排出,肝功能受损,造成谷草转氨酶偏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消除不良影响因素后,谷草转氨酶会逐渐降低,并且恢复正常。
2.病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包括心肌炎、肝硬化等。谷草转氨酶通常存在于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心脏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肝细胞。心肌炎、肝硬化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肌细胞和肝细胞受到损伤,谷草转氨酶会从心肌细胞和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谷草转氨酶偏高。心肌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依那普利片、卡托普利片、赖诺普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肝硬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