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颏下肿块、乏力、精神萎靡,警惕淋巴结结核

颏下肿块、乏力、精神萎靡,警惕淋巴结结核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出现颏下肿块、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血清学结核抗体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一系列必要检查后,诊断为淋巴结结核。患者在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治疗后,颏下肿块、乏力、精神萎靡症状消失,淋巴结结核消失,其余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0岁

【疾病类型】淋巴结结核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0/11/1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1年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乏力、精神萎靡症状消失,淋巴结结核消失,其余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一、初次面诊
初次见到患者时,我就注意到她颏下有一块凸起的肿物。在和患者的交谈中我了解到,患者一年前无意中摸到颏下有一个轻微突出的可移动的肿块,但由于这个肿块没有快速生长,且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就没有及时就医治疗。两个月前,患者发现颏下肿块增大,有轻微疼痛感,触摸可以移动。夜间睡眠时容易出汗和发热,但是到清晨起床体温又可以自行恢复。白天工作时偶尔有乏力、精神萎靡的症状,且食欲不佳。
我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她颏下肿块约3.0×2.5cm大小,质地中等,边界不是很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较高,按压肿块有轻微疼痛感。我又让患者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血清学结核抗体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磁共振等一系列必要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呈阳性;血清学结核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血沉结果提示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磁共振检查提示颏下多发结节灶,考虑淋巴结肿大可能。未明确结节性质,我建议患者入院进行颏下肿块穿刺活检,患者表示同意,并于当天入院。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了颏下肿块穿刺活检,结果提示颏下肉芽肿性炎,故诊断为淋巴结结核。我给患者使用了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乳酸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抗结核治疗,使用肌苷片进行护肝治疗。异烟肼片为抗结核病药,单独使用可以预防各种类型的结核病,与其他抗结核药综合使用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结核病。肌苷片为细胞代谢改善药,在治疗淋巴结结核的同时也需要保护患者的肝脏功能,促进受损肝脏功能恢复。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治疗15天,症状明显好转。乏力、精神萎靡症状明显减轻,胸部CT提示颏下多发结节灶较治疗前有所减小。使用护肝药物后未出现白细胞降低、肝功损害等药物不良反应,于是准许出院。院外患者继续口服抗结核药物,1年后回医院复诊时,自诉颏下肿块、乏力、精神萎靡症状消失,睡眠质量、食欲较好,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胸部CT显示淋巴结结核消失,其余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四、注意事项
患者症状较轻微,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护理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因此在复查时我嘱咐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损伤病灶部位。注意保暖,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刺激淋巴结。
2.适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
3.注意饮食营养,合理膳食,适当吃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油腻食物。
五、个人感悟
淋巴结结核的治疗是以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个体化诊疗方案。药物治疗是淋巴结结核治疗的关键,因此我给本例患者使用了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和护肝药物肌苷片,患者的病情也得到较好的控制。各位淋巴结结核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